查看原文
其他

感谢你们,亲爱的东莞文化志愿者!

文化莞家 2021-10-15


有一群这样的人
除了微笑都不愿意留下
除了回忆都不愿带走
他们参与活动、整理资料
布置场地、摄影、指引

……

做着看似微小

却又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
在文化活动中
总能见到他们熟悉的身影
他们可歌可敬
12月5日,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
让我们向东莞市文化志愿者

送上最真切的敬意!

2012年,东莞文化志愿服务总队成立,随着东莞市文化志愿者工作不断推向深入,队伍不断发展壮大,2015年4月东莞市文化志愿者协会成立,截止目前注册文化志愿者已达到4.1万人,越来越多的志愿力量加入其中……

 更多志愿者成为文化志愿者社团的后备军,更多社会优秀业余团队主动加入文化志愿者队伍中,截至目前,东莞市拥有文化志愿者服务组织及社团375个,覆盖了全市各个镇(街),既有镇办、村办、小区的团队,也有工厂、企业的自办队伍,实现了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全覆盖,形成了覆盖全市文化志愿服务体系。

 截至目前,全市累计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12673个,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53万小时

 更多文化志愿者发挥文化志愿者的“文艺专长”与带动“志愿”服务热情,共同建设“市民大舞台”。今年,截至目前,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已先后举办演出活动34期,参演文化志愿者近2000人次,义演文艺团队40多个,受惠人群近7万人

 积极提升个人志愿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,组成了文化志愿者岗前培训讲师团,参与了10多场针对各个服务队骨干的技能培训班,主要围绕手机摄影技巧、群文活动组织与策划、微信公众号运营、新闻稿撰写等方面开展培训。

他们用态度完成志愿

用生命影响生命
每个人的志愿故事
汇成一首首动听的颂歌


饶海卿:以3400多个小时的志愿时光,温暖他人


“很多人为了爱心而奉献,这不能说是了不起。”在接受采访的时候,饶海卿微笑地说道。对于她来说,做志愿本身就是一件愉悦并且让人感到满足的事情。在尚未退休的时候,她就想着要加入志愿者队伍,在这个过程里,她陆陆续续参与了很多志愿活动。


数不清的志愿活动,3400多个志愿时长,在每一段志愿时光里,她感到的是从未有过的满足与快乐。2014年,她加入文化志愿的团队,“在文化志愿者的队伍里,我收获得更多。”还记得有一回,她作为志愿者到大岭山参与敬老院探访活动,来到敬老院,她了解到文化志愿者不仅仅是陪老人们剪指甲、聊天,更是为这些孤独的老人家,送去一个个精彩的节目,让他们感受到精神的满足。特别是她看到一个百岁老奶奶,在看到文化演出时露出异常灿烂的笑容,“那一刻,我的内心是很满足的,文化志愿对于老人们来说,不仅仅是生活的陪伴,更是一种精神的温暖,这才是文化志愿中让人为之动容的地方

做志愿活动的她,也慢慢影响着她的家人,儿子从小也随着他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志愿场合,服务着大家。现在的她担任东莞市文化志愿者非遗队队长,几乎每个周六,都能看到她在文化馆非遗墟市上活跃的身影,维持着现场秩序,“报名参加的志愿活动,就要拼赴全力做好,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想法。”她也将带着一份志愿初心,继续活跃在更多的志愿活动上……


陈俐丽:以志愿带动志愿,组建11支特色志愿队伍


“这是一部1998年上映的老电影。电影根据甘肃庆阳中学生李勇的真实事迹改编(石娃)从小没有妈妈……石娃为了照顾好爸爸,又不耽误学习,决定背起爸爸上学”这段话不是电影《背起爸爸上学》里的旁白,而是一位电影讲述人写的串词。

她叫陈俐丽,是一位私企管理者,也是一位资深的文化志愿者,现在是南城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辅导员。2018年,当她了解到市文化馆和残联联合启动的“心目影院”,即为视障人士讲述电影的计划,她毫不犹豫的报名,成为了东莞首个为视障人士讲述电影的文化志愿者。为了讲好它,这部电影她看了不下20遍,从人物角色、台词、音效,每一个细节,她都仔细推敲,认真钻研,“我不能对不起每一个视障人士的耳朵”,无数次修改讲述脚本,每次都修改到凌晨,只为做好这一次的电影讲述。

对于她来说,做好每一次志愿,并且将志愿活动做得出色,这是她一直坚守的志愿理念。作为一名私企管理者,陈俐丽并不想仅局限于成为一名志愿活动执行者,她更希望能以志愿带动志愿,改用企业的管理模式整合管理文化志愿资源自2013年起,陈俐丽就开始加入文化志愿者,2017年,她成为南城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辅导员,她通过挖掘和充分发挥每位志愿者的特长,组建了11支大大小小的特色志愿队伍,有婀娜多姿的莞韵舞蹈队,乐感强劲的非洲鼓志愿服务队……每一支队伍,既发挥了志愿者的特长,又吸引了更多有活力的文艺爱好者加入其中,为文化志愿一直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。6年来,活跃在文化志愿的陈俐丽,以正能量的一面影响着更多朋友融入志愿群体,成为其中一员,而这趟志愿之旅,她仍然走在路上,“对于这份志愿工作,要说到收获,我觉得它是无法衡量的。我想不论什么年纪,在有生之年,我们应该尽我所能,成就自我最精彩的片段,因为这世上你独一无二。


张小菊:在志愿中提升自我,成就他人


她是一名国企单位的退休人员,退休后的她,一直都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,在女儿的推荐下,她加入东莞志愿者协会,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者。自2016年以来,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,2000多个志愿时长,仿佛昨日。

2016年,张小菊第一次了解到文化志愿者,是在一次文化志愿捐书活动上。她发现文化志愿者有别于其他志愿者,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中,完成文化志愿服务,是一种在志愿中提升自我,成就他人的志愿服务类型,“真正的真的真的很有成就感”张小菊强调道

在文化志愿的舞台里,小菊是东莞文化志愿队伍里活动部的一员,在2017年又加入了社团部,作为志愿队伍的一员,总是能看到她活跃在各种志愿活动的身影,在舞太极的课堂上,在莞城文物径导赏的途中,在趣味观鸟活动的野外,在爱老助老的敬老院里,她总是微笑着引导、指路、解说,认真服务着大家……

除了积极参与社团活动,她也报名参加很多公益活动,敬老院探访老人、心目影院周年活动、粤港澳大湾区文采会,在许多文化活动中,总能看她忙碌的身影,在志愿中的她,从未感到疲惫,而是一种内心的充盈,“其实很多人认为志愿者就是在付出时间、经历服务大家,其实不然,我想,文化志愿更多的是一种得到,我们收获的远远比付出的要多。


李柱辉:坚持公益,身后有千军万马


有一个这样的人,他奔赴在各个特殊儿童的活动场合,常常早出晚归。每每看到“星星儿童们”专注的神情,看到他们家长期盼的目光,他会想,我的坚持是有意义的。

2014年,在一次特殊儿童公益教学的活动中,李柱辉第一次接触到特殊儿童,他发现原来有一群这样的孩子,感官能力可能存在障碍,不喜欢主动说话,习惯独自呆在某个角落,也被称为“星星的孩子”,“当我看到家长在分享感受的时候,不知不觉哭了起来,霎时间,哭声渐响,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哭泣。那一瞬间,我被触动到了,原来身边有这么多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家长,等着我们支持和帮助。”

随后,他开始主动接触和了解自闭症儿童,尽可能通过绵薄之力去帮助更多自闭症家庭。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,他渐渐发现,帮助特殊儿童的群体很多,但大多数团队各自为营,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。他萌生一种想法:要让更多社会力量集合起来,共同帮助这一群可爱的特殊儿童。在一次场地申请中,他和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讲述了自己的想法,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,最终在2017年4月成立了东莞星星联盟阵营,面向自闭症及其家庭提供更多公益服务;2019年,东莞市文化馆引进“爱心文化馆”,受惠自闭儿童及家庭1万余人次,更多公众走进自闭症儿童,学会包容、接纳他们,甚至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。

“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自闭儿童这一块,又慢慢忽视了其他特殊儿童,而我们会关注到更多不同特殊儿童群体,例如听障儿童、视障儿童、脑瘫儿童等,他们一直都需要着我们。”现在的他,依旧奔赴在许多特殊人群服务活动中,希望能为他们贡献一小份力量,从被发现到需要求助再到求助,他希望东莞能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的帮扶体系,让他们真正收获帮助,“公益的路就是这样,总要有人先走,坚持走下去,你会发现身后有一大群人


张黔川:摄影与公益,相得益彰


在舞台前,他为了更好的拍摄角度,蹲在了地上拍照,这也许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常态,对于他来说,这可不仅仅是在玩摄影,还是在做着文化公益。此时的他,正作为文化活动的摄影志愿者,为活动留下更多精彩。

他成为一名志愿者,其实是很偶然的。2016年,为了让孩子切身参与更多文艺活动,他加入了东莞市文化志愿者队伍。对于他来说,文化志愿不仅是一种服务,更是一种享受。作为摄影爱好者,各种活动的拍摄,他不仅仅能观赏到各种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,更能通过摄影爱好完成爱心公益,一举多得。

不仅是摄影拍摄服务,加入东莞市志愿者以来,他也会参与了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,3000多个志愿时长里,他参加过探访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、各种环保宣传志愿服务、各种舞台和剧场演出志愿服务等等。这几年的志愿时间里,他还参加了东莞市文化馆召开的“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培训班”志愿服务,在几天几夜里全程服务。活动的最后一天,是他孩子的生日,他在现场忙忙碌碌,无法给孩子庆生,“即便是这样,当我的服务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学员们的认可时,那一刻,我内心异常地满足。”

3年来,他一直活跃在文化公益服务的舞台,不仅是让孩子走进公益,更多的朋友也在他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志愿者甚至志愿骨干,“不仅仅是付出,在志愿服务的同时,我提升了个人素养,掌握更多技能,慢慢地改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,越来越多朋友和我一起做着公益服务,感受温暖,我想这就是公益服务的力量……”


他们温暖、坚持、有爱
由于篇幅限制
小莞家在此提到的只是寥寥几人
这样热心公益,充满正能量
的文化志愿者遍布东莞
他们的热心热情同样值得我们尊敬!


文化有你,志愿同行

东莞文化志愿者

只要听到这个名字

心里就会暖,眼里就有光

他们用以文化志愿温暖生命

汇成一首温暖的歌

让我们在国际志愿日这一天

为所有可敬的他们

送上最温暖的祝福!

这个冬天,有你们不太冷!


- END -

文字:黄嗳仔

图片:张黔川、饶海卿、陈俐丽

张小菊、李柱辉、刘水祥、何柳

编辑:黄嗳仔

-  小莞家微信  -

有疑问咨询

或想了解更多活动福利

请扫码添加小莞家微信

- 推荐阅读 -

冬日“造”起来!不插电音乐会、涂鸦、Youth Talk…邂逅城市青年创意


爱心文化馆 | 东莞市文化馆获得“广东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”称号



有趣的人儿,你在看吗
视频 小程序 ,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